年度特別專訪:歐美台港扣件協會理事長洞悉未來
匯達一直與全球各地扣件公協會保持暢通的意見交換管道,這次非常榮幸邀請到美國NFDA的Scott McDaniel理事長、歐洲EFDA的Andreas Bertaggia理事長、EIFI的Paolo Pozzi理事長以及台灣TFTA的蔣國清理事長百忙之中接受敝社專訪。以下將由各位理事長以Q&A的形式與讀者分享對當前各國扣件產業所面臨供應鏈、CBAM、產業新趨勢挑戰和機會的觀察展望。
專訪美國扣件經銷商協會Scott McDaniel理事長
Q1:美國扣件經銷商截至2024年7月的扣件進口大多來自「台灣、中國、日本、加拿大、德國」,今年全年估計應該也是大同小異。請問目前美國的扣件需求量能主要在哪些產業應用領域? 您認為美國買家若需從這幾大來源採購扣件有沒有需要特別注意哪些面向?
A: 美國的主要工業應用仍然是汽車、重卡、建築、農業、休閒車及發電領域。有些市場應用已轉強,但其他市場(如:汽車和農業)目前則略為疲弱。推廣更多的電動車將改變使用扣件的類型,但它們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對惠達雜誌的讀者來說這或許不是新聞,但幾乎所有東西都需要扣件,從我現在坐的椅子,到我今天開的車子,再到我家的門窗都需要。我一直對我們的行業感到驚嘆佩服。交期和運費成本仍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但在選擇製造商或供應商並向其購買產品時,服務、品質和雙邊關係才是最重要的部分。一些美國港口可能發生的勞工罷工,可能會增加客戶從亞洲或歐洲進口材料的時間和成本。
Q2: (承Q1)為了讓雙邊合作更緊密順暢,您對這些供應來源的廠商是否有什麼產品和服務上的個別建議?以及您覺得他們還能加強哪些扣件應用領域的生產開發?
A:我相信我們正處於人工智慧 (AI) 的重大科技變革時期,看到它如何發展,將會令人興奮又有點害怕。使用AI將可加快溝通速度,並針對現有的問題和挑戰提出新的解決方案。更快地獲得問題的答案,並在問題發生之前找出問題,可以幫助我們所有人。AI也可以幫助設計出新的扣件,使其在某些應用上更輕、更強、更便宜。沒有任何事物能像變化一樣永恆不變。任何事物都必須改變才能成長。因此,我們歡迎改變,因為 改變 = 機會 = 成長。
Q3: 目前全球區域情勢仍詭譎多變,地緣政治因素所衍生出的「海外+1」議題在這幾個月的討論尤其熱絡,請問您怎麼看這議題? 就您的了解,目前從美國的採購客戶或是協會會員口中是否也有耳聞這部分的要求?
A: 這並不是一個新議題,供應鏈的靈活性將繼續成為全球企業的焦點。視零件和應用而定,應變計畫永遠是個好主意,尤其是在發生地震或颶風等自然災害時。我的希望是最好不需要應變計畫。
Q4: 最近我們看到有些台灣和中國的扣件廠商已經或正在考慮到越南、泰國等新興國家設立海外工廠布局全球,您認為這是否會讓他們未來在與美國客戶合作上更具優勢?您的建議?
A: 我認為隨著其他國家的工業化程度提高,繼續將製造能力擴展到這些國家是個好主意。 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在扣件以及其他製造領域都有極佳的發展機會。 我也想到印度,它擁有龐大的人口和良好的製造能力,但大部分的產能都需要用來為自己的國家製造零組件和產品,因此出口扣件和其他商品可能會很具挑戰性,但仍然是有可能的。
Q5: 可否請您談談近期美國主要扣件市場相關的趨勢變化和觀察?
A: 過去幾年來,企業更注重產品的可用性和服務,而不太注重節省成本。我相信這種情況正在改變,在維持品質和服務的同時,將更注重提高成本效益和降低成本。
Q6: 8月的美國扣件經銷商指數已經公布,請問您如何解讀該指數的變動?
A: 53.8的美國扣件經銷商指數(FDI)是過去12個月以來的最高水準,也是自今年5月以來的首次增加。8月是傳統的銷售旺季,因為美國的暑假和假期已結束,大家都回到工作崗位上。11月總統大選即將舉行,加上通貨膨脹和高利率的持續影響,許多公司都面臨不確定性。有些公司已先暫停投資,直到新的領導人當選,並希望有更多有利於企業的指引出台。
Q7: 針對目前美國扣件市場的變化,您覺得NFDA能扮演什麼角色?
A: 歷史悠久的美國扣件經銷商協會(NFDA) 擁有傑出的領導者和產業專家。能與這麼多優秀的人士共事,實在是我的榮幸。 我希望幫助增加與亞洲、歐洲和美洲所有扣件經銷商協會的交流討論,藉以改善彼此的溝通合作。NFDA也努力在培訓、交流和最佳實踐方面提供巨大價值。
Q8: 新的年度NFDA有規劃哪些季度大會和活動?
A: 我們於 2024年10月在加州聖地牙哥舉辦了高階主管高峰會。我們的假日派對將於12月舉行,這一直都是個有趣的活動。2025年6月,我們將在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市舉行會員大會。除了這些活動之外,我們還舉辦線上訓練班、顧問輔導,甚至還有由青年扣件專業人士協會(YFP)主導的書友會。我們希望繼續為現有和未來的會員提供很多機會。
Q9: 您接任理事長以來,是否已經有達到哪些預定目標或成就(包含國際交流)?
A: 在今年六月的會員大會中我成為NFDA 的理事長,並榮幸地將年度扣件專業人士獎頒發給已故Marc Strandquist的家人。 Marc是NFDA的前任主席,也是協會和整個扣件行業的巨大支持者。Marc曾是我的良師益友,我很幸運能有機會從他身上學習到許多寶貴經驗。
Q10: 您對2025年全球扣件產業的期待?
A: 我預期2025年會有溫和的成長,甚至接下來幾年可能會有更大的成長。對於我們的產業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時刻,我非常期待未來的發展。感謝給我這個機會與惠達雜誌和其讀者分享我的想法。
專訪歐洲扣件經銷商協會Andreas Bertaggia理事長
Q1: 歐洲扣件經銷商2023年的扣件進口大多來自「中國、台灣、土耳其、印度、越南」,今年估計應該也是大同小異。請問目前歐洲的扣件需求量能主要在哪些產業應用領域? 您認為歐洲買家若需從這幾大來源採購扣件有沒有需要特別注意哪些面向?
A: 我們看到個別細分市場的需求發展。但我們無法評論個別應用。舉例來說,不論目前汽車業需求缺口有多大,長遠來說,汽車業的趨勢很明顯,就是捨棄內燃引擎,轉向應用不同但產品類別相對少的電動車。在航太業,由於法規不斷改變,飛機漸被新機型取代,對扣件需求也日增。一般而言,客製零件將持續扮演很重要的部分。歐洲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對於零排放和永續發展歐洲的重要性,以及所有受影響產業(例如:公共運輸與相對應的基礎設施、能源產業和建築業,都是最可能需要關注的領域。但數位化和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也需要不斷擴充的基礎設施。這也包括不斷成長的半導體製造領域。此外,製藥/生科/醫療也是投資創新眾多的領域,對我們業務來說也是極具潛力。
Q2: 為了讓雙邊合作更緊密順暢,您對這些供應來源的廠商是否有什麼產品和服務上的個別建議?以及您覺得他們還能加強哪些扣件應用領域的生產開發?
A: 不論產品類型為何,扣件供應商必須聆聽客戶要求(尤其是法規面),才能建立成功的合作關係。對於歐洲經銷商來說這尤其重要,因為歐洲供應鏈法規和ESG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這些法律要求歐洲公司必須完全遵守,並向其供應商收集相關資料和證據。如果有些供應商不合作,歐洲扣件經銷商將會從其他能遵守歐盟法律的供應商採購貨品。在這方面,如果歐盟外的供應商想保持競爭力,不僅要向歐洲客戶提供貨品,還須提供必要數據證明。舉例來說,台灣在這方面已走在正確軌道,且比許多其他國家走得更前。我們也已在處理歐盟CBAM的影響。2025年底前仍是過渡期,在此期間,歐盟進口商還不需為與進口品相關的碳排量支付費用。2026年後才會正式實施。然而,歐盟扣件進口商仍需從供應商那獲得具體排放數據,以便向歐盟委員會申報。因此,歐盟進口商已在仔細查核哪些供應商有和沒有提供特定排放值。如果無法識別哪些供應商有提供排放值,將不得不尋找可提供排放值的新供應商。作為歐盟進口商,滿足CBAM要求已非常重要。從2026年起,無論供應商能否提供具體排放數據,都將對進口扣件成本產生直接影響。如果無具體排放值,歐盟進口商將被迫使用歐盟委員會設定的超高參考值來計算需支付費用。因此CBAM對供應商甚至整個出口國的競爭力都有很大影響。反傾銷稅也是一大議題。在對原產中國的進口鋼鐵扣件徵收反傾銷稅的情況下,必須消除不必要的規避風險。這適用於經第三國轉運的貨物,也適用透過享有39.6%較低稅率生產商轉運藉此規避86.5%稅率的產品。歐盟進口商必須確定並相信他們可依法行事。
Q3: 目前全球區域情勢仍詭譎多變,地緣政治因素所衍生出的「海外+1」議題在這幾個月的討論尤其熱絡,請問您怎麼看這議題?就您的了解,目前從歐盟的採購客戶或是協會會員口中是否也有耳聞這部分的要求?最近我們看到有些台灣和中國的扣件廠商已經或正在考慮到越南、泰國和印度等新興國家設立海外工廠布局全球,您認為這是否會讓他們未來在與歐盟客戶合作上更具優勢?您的建議?
A: 是的,不幸的是,世界上某些地區的情況確實難以預測。早在2021年,我就警告過扣件經銷商基於風險管理考量需擴大供應來源。原因在於地緣政治,俄烏戰爭和疫情期間的經驗,當時國際供應鏈面臨崩潰,有時是某個地區,有時又是另一地區受到更嚴重影響。世界比以往更加多極化,視個別國家/地區受到某些問題影響而定,這些國家/地區可能不再被視為扣件採購來源,或至少在被視為採購來源的程度上變得更小。因此,若製造商在他國設有基地可為歐洲客戶提供可靠扣件供應將很有幫助。當然很多因素交互作用下才會使企業決定這樣做。重要因素之一當然是貨物本身品質要好、價格要優以及能準時安全抵達歐洲。然後,正如前述,從歐洲角度來看,供應商能為其歐洲客戶提供所需資料文件以滿足歐盟法律要求很重要。這個思維一定要正確。然而,這最終取決生產商銷歐的數量有多大。若歐盟市場扮演一定角色就要考慮上述標準。
Q4: CBAM申報已進入實際數據申報階段,可否請您分享現在歐盟在CBAM部分是否還有哪些更新的消息或要格外注意的內容和實施期程?
A: EFDA持續窮盡可能支持會員公司從全球供應商取得所需資料。我們知道會員為了履行義務不惜付出巨大努力。這包括聘請員工和採購額外軟體。然而,我們也知道CBAM有多複雜,有時甚至不切實際。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出口國家的製造商(尤其是小型製造商)顯然尚未能符合CBAM要求的另一原因。另一個問題是,歐盟進口商通常不是從製造商本身採購扣件,而是從中間商,而中間商在取得製造商資料並向歐盟客戶披露機密資料部分也遇到問題。所有這些都意味目前可提供具體排放值的供應商數量約佔12%的比例。為幫助供應商提供所需CBAM 數據,EFDA剛修訂完EFDA版的套用模板並新增CBAM計算器,可幫歐盟外的供應商自動計算模板中的特定排放數據。我們還為非歐盟的扣件供應商制定了EFDA指南,其中有CBAM實施和運用EFDA模板的重要資訊。此外,我們也提供教學,說明如何填寫範本。我們希望這些資訊能提高CBAM 資料的回覆率。
Q5: 請問您認為目前有哪些國家/區域的扣件製造商在這CBAM申報部分比較符合歐洲買主的要求? 為什麼?
A: 就 CBAM數據與歐盟進口商的合作而言,我們的調查顯示,縱使在單一出口國內的供應商之間仍有很大差異。有些公司準備充足,提供具體排放數據。其中有些公司當然還得到諮詢公司的幫助。還有些公司仍對CBAM這個概念很陌生。不過,事實證明,與國際相比,台灣供應商走得更前面。據報導,中國的製造商很難從中間產品供應商那取得排放數據。
Q6: 在CBAM申報上,台灣的供應商是否尚有需要再加強改善的部分?
A: 總體來說,沒有特定的點是行不通的。特別是在台灣,最大的挑戰是將外包給特定公司的單獨製程資料整合到計算中。這也是為什麼對許多相關單位來說這都是極大的挑戰。
Q7: 新的年度EFDA有規劃哪些季度大會和活動?
A: EFDA已成立CBAM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以開發有關CBAM的產品和進行評估,協助歐洲公司以及其供應商處理CBAM問題。我們也有專責小組,負責處理CBAM及其他相關議題(如:反傾銷稅),並定期舉行會議。然而,協會明年的重頭戲是秋季在布魯塞爾舉行的2025歐洲扣件經銷大會。所有EFDA或其轄下國家級協會會員的企業,以及我們在亞洲和美國夥伴協會和其他政商界的貴賓,都會受邀參加這場三年一會的大會。當然,我們非常期待來自台灣的合作夥伴。
Q8: 您接任理事長以來,是否已經有達到哪些預定目標或成就(包含國際交流)?
A: 我很高興EFDA作為會員利害關係人和服務提供者的角色持續茁壯。這也是因近年對我們業界的法規要求大幅增加所致。EFDA協助歐洲扣件經銷商即時掌握資訊,並與業界專家合作,為他們提供必要工具因應法律要求。總之,我可以說成為EFDA會員幾乎已成業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也可從增加的會員數看到這一點。然而,EFDA的成功也歸功於各委員會間的良好合作。我們就重要議題進行開放交流並取得共同成果為產業中每人服務。我對此深表感謝。
Q9: 您對2025年全球扣件產業的期待?
A: 由於地緣政治的實際環境難以預測,加上一些重大政治選舉因素,我認為短期不會有太多經濟成長動力。無論如何,我希望在 2025 年中前都能維持實際經濟狀況並略有改善,而不是與世界市場背道而馳的需求惡化局面。我認為經濟可能從 2025 年第三季開始復甦。然而,這種復甦不應受到官僚主義和法規的進一步阻撓。目前的官僚障礙太高太複雜,對產業而言是難以承受的負擔。因此,立法者也可在這方面有所作為。
專訪歐洲工業扣件協會Paolo Pozzi理事長
Q1: 請您談談今年以來歐洲扣件製造業的產銷表現?
A:由於工業市場疲弱以及歐洲汽車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大多數歐洲扣件製造商預期產量將下降5%至10%,利潤也會隨之減少。高利率也對公司造成影響,使投資減少。
Q2: 今年歐洲的扣件製造業是否有面臨哪些重大挑戰?
A: 主要的挑戰是歐洲及北美洲汽車市場的疲弱以及未能具體實現的電動車相關業務。許多扣件製造商為新專案投資的專用設備被取消、延遲或減量。嚴峻的地緣政治局勢也是另一項挑戰,可能會降低工業需求並造成供應鏈中斷。唯一的好消息來自利率的降低,這將有助於降低部分財務成本。
Q3: 您認為歐洲扣件製造商在無法避免的全球同業競爭下可從哪些方面著手展現自己的競爭力,以及哪些方面仍是歐洲扣件製造商的強項?
A: 當我們與在同等條件和規則下運作的國家比較時,我相信歐洲的扣件製造商是強大且具競爭力的,但不幸的是,我們知道有時這並不會發生。我認為,如果歐洲依然是全球領先的扣件市場,這要歸功於歐洲的生產商,同時也要歸功於多年來一直能夠跟隨市場發展並以具有競爭力的條件為生產商提供高水準的服務和品質保證的供應鏈。我們不要忘記,歐洲扣件生產商的競爭力和專業技術,讓他們建立起全球冠軍的地位,並能成功投資於世界其他地區。未來的危機部分是已知的,部分是未知的。已知的是WTO規則的不對稱性,進而導致須徵收進口關稅以重新平衡體系,而新的危機則來自世界各區域在解決永續性問題上的不同速度與方法。這個問題主要關乎環境議題,第一個考驗是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的實施,但實際上,它更廣泛地關乎每個國家以不同方式進行與ESG問題有關的所有選擇。
Q4: 西歐、中東歐和南歐的扣件製造業的產銷表現是否也呈現區域性的差異? 您認為是什麼因素產生這樣的結果?
A: 主要產銷市場為德國、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且由於勞動力成本的演變,德國和法國可能受到較大的影響。
Q5: 展望未來,您對目前歐洲市場扣件需求的觀察?
A: 我們觀察到,由於歐洲汽車產量低迷,2024年下半年的扣件需求將急速下降。綠色經濟方案「Fit for 55」修正案的不確定性也無濟於事,歐盟委員會應盡快重新討論 2025年和2030年的目標,並決定如何處理2035年的禁令,以便給消費者和製造商一個明確的方向。工業市場也將因為 2024年和2025年的低GDP成長,以及2022年和2023年建立的高庫存量而受到影響。
所有扣件–CN碼7318
(千噸)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預估)
生產
2.366
2.488
2.128
1.979
*
100
105
90
84
進口
1.820
2.005
1.602
1.585
**
100
110
88
87
出口
607
569
542
541
**
100
94
89
89
顯著需求
3.579
3.925
3.189
3.023
100
110
89
84
* 2024年生產: 較2023年減7%
** 2024年數據是一至八月除以8乘以12得來
(資料來源: Eurostat)
Q6: 新的年度EIFI有規劃哪些季度大會和活動?
A: 歐洲工業扣件協會每年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會員大會。2025年的大會將由我們的西班牙會員協會 ASEFI (Asociación de Fabricantes de Elementos de Fijación Metálicos) 主辦,並將於5月8日至10日在西班牙的塞維亞舉行。屆時,塞維亞也將舉辦「四月展」,這是年度國際盛事,讓我們的會員和來賓體驗真正多彩歡樂的西班牙氣氛和傳統。一如往常,我們將邀請世界各地的扣件協會參加,並將沿用今年在佛羅倫斯提出的新形式,全日大會的第一部分將專題討論扣件市場及其供應鏈的前景和規範,第二部分則由國際演講人主持圓桌會議,重點討論影響人類和企業的全球主題,例如:地緣政治、金融、ESG、人才、人工智慧…等。EIFI 2025年的工作日程表非常繁忙,除了理事會每兩個月舉行一次的會議之外,三個市場小組(以及相關的臨時分組)和三個運營委員會還將繼續開展許多活動、服務和專案,並將努力規劃新的活動、服務和專案,為會員和整個歐洲扣件群體謀福利。
Q7:您接任理事長以來,是否已經有達到哪些預定目標或成就(包含國際交流)?
A: 我的主席任期於2023年5月開始,當時前任主席Anders Karlsson及其他國家級成員協會主席工作小組經過一年半的作業,完成了協會的重大改組。如今,EIFI有了新章程、新會員類別(附屬會員和相關會員)、新市場小組和新運營委員會,其整體運作也因此更加順暢,在整個歐洲機構和國際組織中的聲音更具代表性。在我最初的17個月任期內,我專注於在協會內外建立人際網絡、凝聚力,以及分享所有協會的基本原則。加深相互了解,在同一領域工作、面對相同機遇和挑戰的人們之間建立強大的專業和個人關係,對於保證實現共同目標所需的力量至關重要,特別是對中小企業而言,中小企業代表了大多數歐洲國家的工業組成需要依靠一個能有效代表、捍衛和引導他們的組織,來引領當前永續發展和數位化的時代轉換。EIFI目前提供了寶貴的資訊、協助、指導和作業工具;這裡說的作業工具需要積極支援公司的日常任務,並促進他們與利益相關者的對話,例如,每月在 EIFI網站上發佈用於扣件生產的線材鋼條之新EIFI鋼材成本變化指數以及最近與FRED GmbH公司簽訂允許EIFI會員使用歐洲工業認可的有效碳足跡計算機的協議。EIFI還有新會員加入:我們很高興波蘭協會(PSPEZ)和其他新的個別生產商以及鋼鐵製造商、塗料公司和法律及招聘領域的全球化歐企現在都成為我們大家庭的一員。我們的會員基礎不斷擴大和擴展我們專業知識的可能性都證明我們在朝正確方向前進。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歐盟委員會最近公佈了「關於對原產中國的進口無頭螺絲提起反傾銷訴訟的通知」,這清楚證明了我們致力於打擊對扣件生產商造成損害的不公平行為。
Q8: 您對2025年全球或歐洲扣件產業的期待?
A: 我們預期來自亞太地區的主要成長力道有限。歐洲和北美地區則可能會面臨上半年下降、下半年上升的平穩局面。
專訪台灣螺絲貿易協會蔣國清理事長
Q1: 請您談談今年以來台灣扣件業的產銷表現?
A: 今年台灣扣件業的總體產銷表現並不算好,若與去年同期相比且依廠商狀況不同約有10-30%的衰退,少數幾家小型加工廠有聽聞因上游訂單萎縮面臨比較嚴峻狀況。依往年經驗,9月本應迎來一波訂單潮,但今年因歐洲客戶先前下單過剩庫存水位仍高導致從今年初開始下單量已有明顯下滑跡象,即使是特殊品的訂單也面臨相同情況,所以我預估今年年底前台灣的接單狀況可能不會出現顯著復甦。比較值得慶幸的是目前美國客戶的下單狀況相較之下有好一些。
Q2: 您認為是什麼因素產生這樣的結果?
A: 我認為歐洲多數產業的需求下滑是主因。第一,先前疫情時歐洲客戶因對供應鏈中斷的擔憂和疫後需求復甦的過度樂觀一窩蜂向亞洲各國搶下訂單。但隨之而來的俄烏戰爭、匯率波動、通膨以及衍生的電價/油價驟升等問題瞬間打亂市場復甦腳步。我估計若俄烏戰事持續膠著,市場需求仍會繼續衰退。第二,中國電動車廠的迅速崛起對德國等主流歐洲汽車生產大國的發展產生威脅,不只製造成本和電池技術無法與之匹敵,其採用焊接自動化大量生產的模式也大幅降低對傳統發動機用扣件的需求。第三,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必然牽動全球局勢。川普強調的「美國製造」以及加徵進口關稅等問題都可能影響後續扣件產業的發展。
Q3: 今年台灣的扣件業是否有面臨哪些重大挑戰?
A: 製造成本是重大挑戰之一。相較中國和他國鋼廠報價,多數台灣業者採用的台灣中鋼料價格偏高,即使先前有些業者會進口來自越南、印度、巴西、烏克蘭等國線材,但考量各項運輸和製造成本(例如: 碳鋼扣件製造成本就大概佔了55%以上)報價還是無法壓低,加上中國因應內需不振持續對外傾銷低價鋼材,台灣業者在出口報價上更不具競爭力。希望台灣中鋼能站在業者角度,審視中國競爭者的狀況和國際市場報價,盡可能在價格降幅上業者有感,這不僅對業者出口大有幫助,對需要業者持續訂單支持的中鋼來說也才是長久發展之計。
Q4: 您認為台灣的扣件廠商在無法避免的全球同業競爭下可從哪些方面著手展現自己的競爭力,以及哪些方面仍是其強項?
A: 台灣要保有競爭力勢必要努力朝「精緻化」的路線去發展,因為「品質」仍是客戶最重視的部分,而台灣產品的品質有目共睹。不過要特別留心的是,中國競爭對手已經在急起直追且進步速度飛快。許多中國廠商近幾年在產線大量引進篩選機,一方面努力降低產品不良率,另一方面也加速自動化解決缺工問題。台灣業者若要繼續在國際市場保有領先地位,絕對要花更多精力在品質控管和員工教育訓練方面。
除了高品質和技術外,台灣業者在「財務體質」方面相較於其他競爭對手也比較健全穩定。我可以理解客戶短期內因為競爭對手低價供貨而選擇暫時轉單,但若從永續經營和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把訂單分散到台灣業者絕對是正確的選擇。
對外關係部分,工廠要想辦法建立客戶信心強化與其黏著度,並用技術來說服他們願意在產品開發上一起合作。台灣在模具開發精度上仍居領先地位,儘管目前大環境不佳,建議業者可以把握機會投入更多心力精進模具開發,像是縮小公差、加速換模時間,讓產線效率更加提升,鞏固競爭力。
商場即戰場。面對來自中國、印度和越南等國的競爭,台灣業者絕對要抱持著「打仗」的心情來工作爭取更多市佔。假如客戶手握100萬的訂單,縱使本身產能僅有20萬,在眾多競爭者都想分一杯羹的情況下,也要想辦法爭取到這100萬的訂單才能在競爭市場中為自己創造更多機會,否則結局就是把機會拱手讓人,市佔被對手蠶食鯨吞。
Q5: 新的年度貴會有規劃哪些季度大會和活動?
A: 今年12月6日TFTA將在高雄岡山舉辦年度會員大會,屆時將會邀請勞動部代表出席針對會員關心的人力、自動化、補助和中高齡就業問題進一步說明。協會也持續與產發署台南分部、工研院、金屬中心等官方單位保持密切溝通聯繫,希望把普遍是中小企業的協會會員心聲真實傳達給政府相關部門。另外,協會近期也積極接洽民間企業規劃資安、自動化、數據化…等課程或演講,期盼透過產官學資源的三方整合,協助已有越來越多二代新血進入的會員工廠更專注在工廠經營方面。
Q6: 您接任理事長以來,是否已經有達到哪些預定目標或成就(包含國際交流)?
A: 做為協會理事長,我的主要任務是在廠商和政府之間扮演溝通橋樑的角色。以前螺絲業者總是習慣單打獨鬥,我鼓勵企業主和新進二代務必善用政府資源來重新規劃整合廠內資源(例如:自動化、節能減碳、勞工和政府補助),我也願意盡我所能協助業者強化與產官學的溝通,讓他們了解這些資源及如何去申請善用。
在國際交流方面,我預計參加歐美友好扣件協會的年會活動,希望能在會中讓國際友人了解台灣扣件業的實際狀況,減輕他們對當前地緣政治風險的疑慮。我也指示協會國際委員會尋求與更多國際協會的溝通管道,盼能促進更多國際合作機會。
Q7: 您對2025年全球或區域扣件產業的期待?
A: 新的一年當然還是保持新希望。面對產業日益加大的競爭以及當前業者面臨的「海外+1」中期危機,台灣業者勢必要想辦法在強敵環伺下求生存。政府面對不同產業的發展也應公平對待,更積極地做產業後盾,而非只重視IT產業,對於艱困產業提供更多紓困方案,更重要的是讓更多年輕人改變觀念願意進入工廠工作。台灣業者對內努力改善工作環境、強化技術品質和提升企業形象,已不可同日而語,對外面對其供應商和客戶也背負更大的企業責任和承諾。我認為,現在的台灣扣件業不應再被定位為傳統「黑手」工業,而應是現代化、專業化和精緻化的高精密工業。
專訪香港螺絲業協會徐炳輝主席
Q1: 請您談談今年以來香港扣件業的產銷表現?
A: 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HKTDC)的資料,2024年第三季香港貿發局出口信心指數顯示,個別行業銷售表現比2023年有所增長,出口商保持樂觀。2024年香港各行各業的產銷情況顯現出穩定中略微增長的趨勢。特別是在2024年首5個月,香港出口按年整體上升12.5%,扣件訂單也主要受益於電子產品訂單激增帶動出口迅速反彈、部分市場需求復甦及供應鏈問題的緩解。然而,這一增長部分反映了去年的基數較低,顯示出市場整體仍然保持謹慎的態度。
Q2: (承Q1)您認為是什麼因素產生這樣的結果?
A: 今年扣件業的表現主要受幾個因素影響。在中國內地和東盟,許多生產設施對扣件五金零部件的需求大增,這是扣件表現向好的主要原因,但全球經濟復甦速度較慢,尤其是在歐洲和美國的需求增長不如預期,這直接影響了香港的出口。其次,供應鏈壓力有所緩解,運輸成本和交期的改善為企業提供了有利條件。此外,內地市場的需求仍保持穩定,尤其是來自製造和基礎設施領域的需求。
Q3: 今年香港的扣件業是否有面臨哪些國內外重大挑戰?
A: 香港貿易發展局 (HKTDC) 大灣區在2024年面臨的挑戰包括: 93.9%受訪企業表示目前面對各種挑戰,主要來自市場需求/經濟因素(44.4%)、國際航運/地緣政治(40.1%),以及融資及風險(37%.0)等所帶來的各種問題。
‧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美中貿易關係和國際市場需求的不穩定性持續影響香港的出口業務。
‧ 原材料價格波動:鋼材和其他原材料價格持續波動,增加了生產成本。
‧ 勞動力成本上升:勞動力短缺和工資上漲對中小型扣件企業的運營成本造成了壓力。
Q4: 您認為這些挑戰在不久的將來是否也能順勢帶出哪些扣件需求?
A: 儘管挑戰存在,但未來幾年內香港扣件業仍有潛在機遇。隨著全球汽車電氣化和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對於高精密度和抗腐蝕的扣件需求將會增加。特別是在亞洲地區,基礎設施投資的增長預計將成為拉動扣件需求的重要因素。
Q5: 香港扣件業現階段的產品開發重點主要著重在哪些領域?
A: 目前,香港扣件業的產品開發重點在以下領域:
‧ 電動汽車產業:輕量化和高性能扣件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逐步增加。
‧ 高精密工程:針對航空航太及國防領域,香港企業正開發高耐久性和高強度的扣件產品。
Q6: 您認為香港的扣件廠商在無法避免的全球同業競爭下可從哪些方面著手展現自己的競爭力以及哪些方面仍是其強項?
A: 香港扣件廠商應該著重以下幾點來保持競爭力:
技術創新:加強自動化生產線及數位化技術應用,提高生產效率和精度。
靈活多變的服務:香港企業具備靈活的國際級網絡系統,專業技術及特殊客製化能力,能夠迅速回應各類客戶各種特殊使用功能場境客製化需求,這是全球競爭中的一大優勢。
強勁的國際市場經驗:香港扣件業在全球市場運營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助於應對不同地區的市場需求和合規標準。
Q7: 您對目前香港市場扣件需求的觀察?
A: 香港本地市場的需求主要來自於電動汽車,建築、基礎設施建設和電子產品組裝。隨著智慧城市建設和當地語系化製造的推動,對於精密和高效能扣件的需求呈現出上升趨勢。
Q8: 新的年度貴會有規劃哪些季度大會和活動?
A: 香港螺絲業協會聯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計劃在2024至2025年組織多次行業會議和展覽,例如:出訪前往RCEP國家及墨西哥等地考察,聚焦於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特別是針對亞太地區,香港螺絲業協會將加強行業間的技術交流,並推動新技術新材料分享合作。
Q9: 您接任理事長以來,是否已經有達到哪些預定目標或成就(包含國際交流)?
A: 自接任主席以來,已經實現了多項成就,尤其是在推動國際合作和提升香港扣件業國際影響力方面。在多個國際平臺上促進了行業間的技術合作與交流。例如:和職業訓練局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等合作舉辦應用先進金屬材料於客製化精密扣件冷鐓成型技術研習課程,和東南亞等地扣件同業及大學等技術交流。
Q10: 您對2025年全球或區域扣件產業的期待?
A: 展望2025年,全球扣件產業將繼續向智慧化、環保化方向發展。東南亞洲市場將成為扣件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而香港扣件業若能繼續加強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將能在全球市場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