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IN
选择语言
登入 / 註冊
*馬上搜尋
 
 
忘記密碼??

每日最新讯息 

Volkswagen_DIESEL_GATE_SCANDAL_7229_0.jpg
福斯汽车「柴油门事件」对扣件业的反思
收藏
2020-08-18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今年7月27日针对德国福斯集团2015年爆发的「柴油门」事件发布总结报告。报告中指出这项丑闻已经让福斯集团必须因此付出美国消费者超过95亿美元(将近台币2,800亿)的天价和解金。而这还不包括福斯与美国司法部就诈欺、捏造陈述和妨害司法公正刑事诉讼所产生的43亿美元(约台币1,300亿)和解金。林林总总加起来福斯集团在欧美地区仅仅因为在排气软体上动了小小的手脚就招致300亿欧元以上(约台币1.05兆)的鉅额损失。
 
              更惨的是,虽然福斯集团事后针对受害车主提出两种赔偿方案(一为退车并获得额外赔偿,二为原厂送修直至排放符合标准),最终仍有超过86%(约55万辆)的美国车主选择直接退车,福斯集团柴油车的品质形象可说在美国市场摔得一蹋煳涂。由此可见,「产品的价格有些时候已经不是消费者下单时的唯一考量,在某些层面上,品质的好坏才是消费者做抉择的最终衡量标准。」这也是众多产业分析师近几年针对全球扣件产业贸易所观察到相当显着的趋势。
 
低价诚可贵,品质价更高!
 
              相信很多扣件买家早期曾因追求低价产品而吃了闷亏。可能是因为产品性能瑕疵,出货给客户后无法达到要求标准惨遭退货,或是客户使用后因为重大瑕疵造成庞大损失反过来向供货商要求赔偿。这都是因为品质被忽视的后果。为了避免这些事情无情拖垮企业的运作,从选料到出货的制程管控、良好的设备、甚至是操作人员的掌握都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可别以为偷偷在制程上动手脚不会被发现(例如: 把性能较好的A料用性能差一些但无法达到标准要求的B料做取代、刻意缩短热处理时间以加速出货效率…等),现在的先进设备已经可以针对扣件的材质、表面处理、应用性能做完整的分析检测。像是业界关心的有毒电镀层六价铬、氢脆、螺栓疲乏等问题都能在出货前做好把关防范。
近几年许多积极投入高值化产品开发的扣件制造商为了提高品质赢取客户信赖所採取的方法或许也能成为其它扣件业者的借镜。
  1. 认证取得不能省
              ISO9001和ISO 14001认证在业界或许已经不稀奇,但若是要打入高端建筑、汽车、航太、医疗等产业,就必须取得ETA、ICC-ES、IATF16949、AS9100或ISO13485等难度更高的认证,透过国际认可的品质管理系统来制造出足以让买家安心的产品。虽然有些认证申请相当耗时耗成本,但也因为竞争者相对较少,一旦顺利通过,反而能让自己成功晋升更高阶供应链的一员,创造出更广的获利机会。在特定市场(像是欧盟或日本),若是还能取得CE或JIS认可,也能强化在地客户对产品的信赖程度,甚至因为取得这些认证,间接获得其它尚没有这类国家级认证市场的入场门票。
  1. 敢于投资设备
              好的产品品质须透过好的设备来完成,扣件生产技术也日新月异。例如,现在有很多扣件生产设备一机就能完成锻头、搓牙、夹尾的工作,不须单一流程就配一套机台处理。虽然成本高一些,但是却能在增加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成品的品质。目前有很多扣件厂不惜鉅资引进欧美日先进设备或是採购CP值也很高的台湾制自动化机台来进行产品加工、表面处理和后端品管检测,这些投资长远来看,都能让自家产品的品质朝向一致稳定和符合国际标准的方向发展。
  1. 技术人员的培养
                由于客户对产品设计的要求越来越刁钻严格,制造者势必对产品的知识一定要做足功夫才有可能胜任。除了透过技职体系产学合作发掘人才外,企业也能透过定期/不定期的人员技术训练课程,强化厂内人员的技术研发底子和机台操作知识,让研发人员能够设计出品质性能佳的产品,而操作机台的人员收到设计部门提交的图面后也能正确施做,在制程发生异常时也能及时处理,不致因处理疏漏拖延导致瑕疵产品外流至客户手中。品质从制程端就开始为客户做好滴水不漏的保护墙。除此之外,品质检测人员若能具有第二外语能力,更是时势所趋。
 
结语
 
                说得一口好品质,不如做得一手好品质。透过上述三大原则,厂商不仅能全面对品质做好管控,也能避免走上类似福斯柴油门这种因为品质瑕疵而衍生庞大赔偿金,甚至赔上整个集团多年来累积的信誉的道路。只有在品质管控上多下苦功,不贪图小利偷工减料,才不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撰文 / 惠达副总编辑 张刚豪>
德國福斯,柴油門,排放數據造假,German Volkswagen,dieselgate scandal,fake emission data
Save and share
 
2022-01-26

订阅